索引号: | 000000000-2020-00156 | 发布机构: | 地区公安局 |
生成日期: | 2020-11-16 08:50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安全生产 | |
关键词: |
大兴安岭:“低温救援”让安全不设“盲区”
导语:
“感谢,太感谢了,要不是咱们交警及时发现,我们肯定要被冻死了。”“警察同志还把车让出来,让我们取暖,他们却在寒风中冻着。我们真是太感动了。”
一对来自外地的自驾游夫妇不断向大兴安岭交警支队的同志们致谢,感激交警们在寒风中解救了因发生事故而困在原地的他们。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早在2011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前瞻性论断便为黑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指出一条发展之路。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准确把握“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打造了“大湿地、大冰雪、大界江”的生态旅游品牌。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特别是大兴安岭冬季漫长寒冷的自然条件同尚显薄弱的基础建设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成为了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也为保障“生态旅游安全”埋下了隐患。以G331国道为例,这条绵延647公里的公路环绕整个大兴安岭行政区划,但其中有380公里因地处偏远,维护成本过高而没有手机信号覆盖,成为了无法联络求援的“安全盲区”。不少车辆在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后,因无法及时求援而导致被困人员冻伤甚至冻亡的悲剧时有发生,令人痛心。
“要积极与交通、应急管理、医疗等部门密切协作,建立平滑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低温救援工作机制,坚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大兴安岭行署副专员、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在全区公安机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上有所呼,下有所应。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消除“安全盲区”,大兴安岭地区公安机关结合省厅党委提出开展“低温救援”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举措、因地制宜,连续推出一系列适应本地实际的“低温救援”举措,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科技引领 数据支撑 打通生命通道
“无法求助报警是根本难题,有的车主在事故发生后,想要徒步到达信息覆盖区报警求助,却因寒冷的天气而冻伤甚至冻亡。”大兴安岭地区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于亚臣介绍道。
为解决交通信号无覆盖条件下的求援问题,交警部门在主要公路的治安卡口为过往车辆发放“车载中继站”,该设备搭载GPS和北斗定位系统,可在交警指挥中心平台上实时显示车辆运行轨迹,如遇突发事件,车主可一键启动报警,利用车载中继站与指挥中心取得联络,将现场视频回传指挥中心。同时,当交警部门发现车辆不在景区范围且长时间驻留,便主动通过车载中继站联系车主,如未得到回复便立即启动救援预案,联络派遣最近的救援工作小组赶赴车辆所在地点开展救援工作。救援人员携带相应的手持移动终端,搭载公安网络专用设备,实时与被困人员联络,及时掌握现场情况和被困人员数量、伤情等信息,准确开展进一步救援工作。
部门协作 多警联动 形成救援合力
大兴安岭林区多山路,道路崎岖偏远,植被茂盛,事故中车辆翻下公路的几率很大,这给救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公安机关仅凭自身力量很难及时妥善处置各类事故和解救被困人员。为此,全区公安机关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主动对接,寻求应急、森防、交通和各林业局场镇协作。交警、边境、治安、派出所等警种部门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交治合一”工作模式的优势,打造了统一指挥、协调联动、保障有力的应急救援机制和工作小组,确保一旦险情出现,救援及时到位,全力挽救生命。
“直升机、赫格隆全地形车、蟒式装甲车、救护车、消防车”,为了挽救生命,救援工作组发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无畏精神,出动各类救援车辆和装备,努力在最短时间内将被困伤者送往救治,确保在任何地形和恶劣天气情况下均能有效开展救援工作。
11月10日,来自四川的游客李某在图强景区游览时不慎跌入山下,头部摔伤,鲜血直流。接到报警后,图强公安派出所、巡特警、消防等部门一齐出动。面对山体坡度大,林木密集,积雪深厚,救援车辆无法驶入的困难,公安民警分组沿山道沟渠进行搜救。在找到伤者后,民警们用绳子缠绕在树上,一手拽绳子,一手抬伤员,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中汗如雨下,最终将伤者抬到了山上等候的救护车中,挽救了旅客的生命。
一心为民 生命至上 彰显人性光辉
为最大限度地救治伤者,挽回损失,交警部门为应急救援车辆配备了军大衣、暖水瓶、暖水袋、热帖及冻伤药膏等物品,保证能够第一时间让被困人员恢复体温,缓解冻伤。
11月1日,地区交警支队督导组在对县区进行督导时,在G331国道3630公里处发现一辆皮卡车侧翻道路边,车辆损毁严重,路边站着两名男子及一名女子,冻得瑟瑟发抖。交警支队民警立即将群众请进警车内取暖,送上热水、暖水袋等物品,自己则在车外等候并联系救援,经过多方努力,三名群众安然无恙,车辆也被成功拖行至安全地带,获救群众感动不已,不断向交警们表示感谢。
入冬以来,全区公安机关各警种、各部门立足本职,累计开展道路交通低温救援活动20余次,救助群众50余人,获得了群众的点赞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低温救援”消除了大兴安岭的“安全盲区”,让广大群众和外地游客在找北找冷的同时感受到了安全带来的“温暖”。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