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00000-2017-02017 | 发布机构: | 计算机网络中心 |
发布日期: | 2017-03-07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政府预算公开 | |
关键词: | |||
内容概述: | |||
时效: |
关于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大兴安岭地区行署财政局 姜兴林
尊敬的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行署委托,现将全区及地本级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16年全区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2016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65亿元,比上年减收2.18亿元,下降22.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19亿元,减收1.3亿元,下降23.6%,非税收入完成3.46亿元,减收8856万元,下降20.4%(详见附表一)。
2016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6.88亿元,比上年下降7.7%;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5.48亿元。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加减同省的各项结算后,财政收支平衡;滚存结余2.27亿元,结转下年支出(详见附表二)。
地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3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4%,比上年实际完成下降25.2%。
地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42亿元,比上年下降18%;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3.5亿元。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加减同省的各项结算后,财政收支平衡;滚存结余1.23亿元,结转下年支出。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16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4515万元,比上年减收8699万元,下降65.8%,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住房基金1224万元,调整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土地出让金减收4336万元;彩票公益金减收1906万元(详见附表三)。
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8277万元,比上年下降45.4%。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加省专项、上年结转,减调出资金后,结转下年支出1623万元(详见附表四)。
地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259万元,比上年下降73%;地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637万元,下降48.38%。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加省专项、上年结转,减调出资金后,结转下年支出665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16年,全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类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30.74亿元;基金总支出31.18亿元,加上年滚存结余12.43亿元,年末滚存结余12亿元。
(四)地方政府债券情况
2016年全区新增地方政府债券7.17亿元,偿还地方政府债券本金5.21亿元,利息4386万元。
地本级新增地方政府债券3.36亿元,偿还地方政府债券本金3.5亿元,利息3762万元。
二、财政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建立清晰规范高效的财政支出责任体系
建立清晰规范高效的财政支出责任体系。根据《预算法》和国家关于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的要求,先后对政府采购工作程序和专项资金审批拨付流程进行了调整,重点突出了预算单位是履行预算执行、会计核算、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主体责任。通过简化工作流程,加强财政监督,完成了财政由参与预算执行到监督预算执行的转变。这项工作得到了省财政厅调研组的充分认可。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提供财力保障
1、面对困难和挑战,积极组织财政收入
2016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受经济下行、“营改增”政策出台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财税部门面对困难和挑战,积极应对,主动作为,税务部门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大力开展清欠工作;财政部门通过建立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平台,强化对执收单位收入情况监督检查,确保了非税收入应收尽收;虽然年末全区财政收入大幅下降,但比年初收入计划提高了3.5个百分点。
2、认真研究国家、省政策导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紧紧围绕国家、省稳增长促发展政策导向,明确争取方向和重点,努力向上争取资金。2016年全区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规模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4倍,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3、建立机制,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调整支出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存量,将不可持续的支出政策修正过来,将无效和低效的支出调整过来。2016年分两次将2014-2015年结转结余资金全部收回,共盘活资金9976万元。对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财政资金,按规定调剂使用;对当年形不成支出项目的及时调整,将资金用于急需方面,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4、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
2016年全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05亿元;企业职工、城乡居民养老金得到按时足额发放,连续12年提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56元。
5、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收入水平
兑现并补发了国家出台的机关事业单位调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提标等政策,人均月增资451元;人民警察警级警衔津贴提标,人均月增资标准829元。
6、保障民生支出,改善百姓生活条件
2016年民生支出预算安排涉及城市管理、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五大类共12个项目,共计1979万元,使百姓的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体现了财政预算支出的公益性。
7、推动和支持全民创业,促进经济发展能力日益增强
2016年预算安排了全民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金550万元,用于支持全民创业发展;兴财担保公司共累计发放小额贷款2,984万元,企业担保贷款4,800万元;森鑫小额贷款公司共累计发放贷款52笔,累计投放资金1.66亿元(其中:企业贷款7笔,投放资金2600万元,个体工商户和农户贷款45笔,投放资金1.4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我区中小企业的发展。
8、继续完善三区财政管理体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通过明晰财权事权划分、下放财政管理权限等方式,将事权和财权交还给三区政府,在放权的同时,对三区不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在2015年人均经费标准又增加了5000元,达人均标准4万元;增加了社会保障支出677万元。
(三)继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效能和水平
1、深入推进提高预决算公开管理水平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的意见》,除个别涉密部门外,99个地直预算单位公开了2015年部门决算、2016年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
2、推进政府采购和财政投资评审
为确保招标采购工作规范运行和公开、公平、公正,将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等全部纳入地区公开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全年共进行集中采购85次,金额8300万元。
全年评审项目28个,送审金额1990万元,审定金额1500万元,审减率24.62%。通过建立预算评审机制,节减了不合理支出,化解了潜在管理风险。
3、扩大绩效评价范围
2016年将部门预算中,项目支出额度在10万元(含)以上的项目,全部纳入绩效评价管理范围,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收入呈现大幅下滑趋势
从2016年开始,我区财政收入呈现大幅下滑趋势,主要原因:一是税收收入主要依靠投入性的增长,缺少规模型企业拉动,当前全区重点推进的产业项目大多处于新建、改扩建阶段,对财政贡献率较低。二是受木材停伐、“营改增”等政策性减税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营改增”后,我省又出台了《税收收入分享改革实施方案》(黑政发[2016]27)号,中央、省将市县除城维税和耕地占用税外的所有税种又上划了一部分。三是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非税收入占比过大,近年国家又在清理、取消行政事业收费,非税收入也呈下降趋势。
(二)向上争取资金难度加大、空间减小
受经济下行和结构性减税等政策影响,中央和省级财政增收困难已成新常态,因此各项转移支付补助在减少,向上争取资金难度加大;另外,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从2016年开始按20%退坡;国家又增加了21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会相应减少已享受的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额度。
四、2017年预算安排情况
2017年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一是收入预算编制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一般公共财政收入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适应,充分考虑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税收收入分享改革、落实减税降费等因素的影响,既要客观,又要积极。二是支出预算编制要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坚持“钱随事走、集中力量、形成能力、解决问题”的原则,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加强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衔接,全面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增加资金有效供给。
(一)2017年全区财政收支预算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拟安排5.71亿元,减收1.94亿元,下降25.3%,其中:国税完成1.27亿元,与上年下降10.59%;地税完成2.21亿元,比上年下降20.36%,非税收入完成2.23亿元,比上年下降35.4%。
按照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1亿元,加减同省各项结算(加2017年省提前告知的财力性和专项补助资金43.52亿元、上年结转2.27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3亿元、加置换政府债券3亿元,减上解省1.08亿元)后,年初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48.45亿元,另外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安排3亿元,上年结转安排2.27亿元,预计全年支出将达到53.72亿元,全区财政收支安排是平衡的(详见附表五)。
2017年地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45亿元,比上年减收777万元,下降5.1%。
2017年地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5亿元,加减同省、县区各项结算(加2017年省提前告知的财力性和专项补助资金16.17亿元、上年结转1.23亿元、加置换政府债券3亿元,减上解省0.22亿元)后,年初地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7.4亿元,另外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安排3亿元,上年结转安排1.23亿元,预计全年支出将达到21.63亿元,地本级财政收支安排平衡(详见附表六)。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
2017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622万元,下降19.8%;基金预算支出安排3622万元;全区基金收支平衡(详见附表七)。
其中:地本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725万元,下降42.4%;基金预算支出安排725万元,地本级基金收支平衡。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安排
2017年全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类社会保险基金预计总收入47.82亿元;基金总支出46.99亿元,年末滚存结余12.83亿元。
(二)2017年地本级可用财力支出安排的原则
2017年财力支出原则:一是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和各类常规性专项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及没有实际效果的专项支出;二是在保证工资发放、保证机构正常运转、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对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工资增长、要求地方政府应承担或匹配的各类社会保障政策等予以全额保障,对涉及百姓生活和切身利益的民生支出和支持六大产业发展引导性支出予以重点保障;三是财力安排与省专项资金、以前年度的存量资金、支持各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及相关基金支出进行整合,统筹安排。
按照上述原则,地本级可用财力11.14亿元(详见附表八),支出具体安排如下(详见附表九):
1、部门预算支出安排5.1亿元,包括人员工资、社会保险缴费、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及维持机关正常运转的基本公用支出和开展工作的项目支出。
2、安排科技发展支出400万元;
3、安排人才、产业、安全专项资金(包含旅游发展、全民创业及中小企业发展、人才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安全生产专项资金)1500万元;
4、安排2015至2016年目标奖3350万元;
5、离休老干部药费安排270万元;
6、大项目前期谋划工作经费100万元;
7、“节能减排”工作经费安排20万元;
8、外经贸企业、招商、商会、经贸洽谈及参展、会议、对外宣传、干部培训及基层党建、办公用房大中维修经费安排609万元,这些工作经费实行总量控制,由各主管部门分配和管理,年中涉及这些工作的不再另行追加;
9、安监局用于督导安全生产专项资金20万元;
10、推进加强城市管理专项安排50万元;
11、民生支出财力安排424万元(总支出安排4172万元,其中:中央、省、地专项安排3748万元);
12、加格达奇机场航线及运营补助2000万元;
13、转移支付及固定结算10157万元;
14、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3.33亿元,其中还本3亿元,利息3300万元;
15、教育机构事权划分安排1566万元;
16、电力工业局分流人员补助500万元;
17、2016年企业养老保险本级及三区预缴数安排2300万元;
18、取暖补贴安排1000万元;
19、应急反应、欠薪应急保障、安全监管及特别救助专项200万元;
20、其他支出安排1260万元,包括税收征管经费、正常晋档、晋级、基建评审招投标经费等。
安排完上述支出后,本级财力结余1410万元,将用于调整当年预算支出。对于当年的一次性费用除突发灾害救灾及出台政策调整等不可预见支出外,其他都不予以追加。
五、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确保全面完成2017年预算任务
2017年我区财政工作要紧紧围绕地委、行署确定的工作目标,坚持保基本、保运转、保民生的基本原则,抓好财政收入,积极向上争取,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发挥好财政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作用。
(一)多方筹集资金,有保有压,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1、抓好财政收入,努力完成全年收入计划
加强收入预算执行分析研判,积极与税务部门沟通协调,克服财政收入受政策性减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完善地方税收综合治理工作,并对以前出台的《综合治税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修正完善;按照省厅的工作部署,及时安装使用全省综合治税监控平台,突出对全区重点企业和重点税种的监管,依法维护税收秩序,加强税收政策管理,努力争取完成年初既定的收入目标。
2、做好向上争取资金工作
认真分析我区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突出我区优势产业,并根据国家出台的财税政策,找准我区政策争取的切入点,通过完善项目储备、做好前期准备等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工作力度。
3、加强财政资金统筹管理,加快支出进度
继续清理存量资金,对预算单位及部门结余资金及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一律收回统筹使用;进一步整合省级专项资金的使用,对不能形成支出或无需支出的资金,及时收回财力,调整用于急需支出;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力度,将存量资金使用与年度预算安排统筹考虑,尽早形成支出,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4、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编制,硬化预算约束
按照新《预算法》规定“所有支出必须以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的要求,通过提前规划和延长2018年预算编制的时间,让预算单位提高支出预见性,避免临时动议;同时,根据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完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
研究如何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中项目支出的管理,依据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单位性质,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项目支出标准,更好的考虑和满足预算单位履行职责时的工作需要。
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除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外,原则上不在受理和办理追加预算。
5、坚持有保有压,更好的保障和改善民生
按照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和各类常规性专项支出,在保工资发放、保机构正常运转、保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和各类常规性专项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和没有实际效果的专项支出,在上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5%;
对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工资增长、要求地方政府应承担或匹配的各类社会保障政策等予以全额保障,对涉及百姓生活和切身利益的民生支出和支持六大产业发展引导性支出予以重点保障。
(二)推进依法理财,进一步提高强化财政监督管理
1、全面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增强财政预算信息透明度
新《预算法》对预算公开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017年继续完善政府预算公开工作,扩大部门预算公开范围,研究制定《行署地本级预决算公开实施细则》,并与行署本级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沟通、联系,争取从2017年起,在行署本级政府门户网站上设立预决算公开统一平台,将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在平台上集中公开,并编制目录,对公开的内容进行分类、分级,方便公众查阅和监督。
2、加强财政监督和绩效管理
在突出预算单位支出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加强财政监督,确保监督到位,保证资金安全;通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研究如何能更好的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2017年对部门预算中项目支出额度在10万元(含)以上的,全部开展绩效评价,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的项目支出安排的重要依据;同时将推进对三区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拟将选择部分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各位代表,完成2017年预算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在地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地区人大工委的依法监督下,强化管理、完善措施、创新思路、狠抓落实,为促进我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