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00000-2022-00010 发布机构: 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日期: 2022-04-01 废止日期:
文 号: 大淘汰落后产能组办函〔2022〕2号 主题分类: 部门文件
关键词: 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方案
内容概述: 关于印发《2022年度全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方案》的通知
时效: 2022年末

关于印发《2022年度全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4-01 15:15:20 【字体:

全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

现将《2022年度全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贯彻落实。

 

                                                     大兴安岭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代章)

                                                  2022年4月1日


                                                   2022年度全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部署,推动全区落后产能依法依规退出,进一步促进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做好2022年度全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按照全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协调小组职责分工,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中央和省地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对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和《限期淘汰产生严重污染环境的工业固体废物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名录》(工信部2021年第25号公告)要求,依法依规促进落后产能退出,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强化市场竞争机制和倒逼机制,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强化企业责任意识,促进优胜劣汰,优化供给结构;强化法治意识,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和技术标准的门槛作用。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加强部门协同,运用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综合标准,统筹推进本地区重点行业落后产能退出,适时开展“回头看”工作,严防落后产能死灰复燃。

三、执行标准

通过依法关停、停业、关闭、取缔整个企业,或采取断电、断水,拆除动力装置,封存主体设备等措施淘汰相关主体设备(生产线),使相应产能不再投入生产。(各单位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一)强化用能耗标准退出落后产能。严格执行节约能源法,对达不到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要求的产能,责令有关企业在6个月内整改;确需延长整改期限的,可提出不超过3个月的延期申请;逾期未整改或经整改仍未达标的,依法关停退出。(工信局、发改委负责,相关单位配合)

 (二)强化用环保标准退出落后产能。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超过大气和水等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违反固体废物管理法律法规,以及超过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企业,责令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经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生态环境局负责,相关单位配合)

(三)强化用质量标准退出落后产能。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法,对相关产品质量达不到强制性标准要求的产能,依法查处并责令停产整改;在6个月内未整改或经整改仍未达标的,经有批准权的单位依法关停退出。(市场监管局负责,相关单位配合)

(四)强化用安全标准退出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条件达不到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的产能,要严格依法处置;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有关单位应当吊销其相关证照。(应急管理局及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单位按分工负责)

(五)强化用技术标准退出落后产能。按照有关产业政策规定,淘汰相关工艺技术装备,须拆除相应主体设备。具备拆除条件的应立即拆除;暂不具备拆除条件的,应立即断水、断电,拆除动力装置,封存主体设备(生产线),并制定处置计划。企业要向社会公开承诺不再恢复生产,同时在政府网站公告,接受社会监督。(工信局、发改委、市场监管局、应急管理局按职能分工分别牵头,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政策措施

(一)加大资金扶持。以财政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为依托,积极争取专项奖补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等用于支持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职工安置、转产转型。(财政局负责,工信局、发改委、应急管理局、人社局等部门配合)

(二)加大技术扶持。加强规划引导和行业准入(规范)管理,通过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降低产能改造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发改委、工信局、应急管理局负责)

(三)执行价格政策。对钢铁、水泥等行业能耗、电耗达不到强制性标准的产能,以及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淘汰类的产能,执行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惩罚性电价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等差别化能源资源价格。(工信局、发改委负责)

(四)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落实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对有效益、有前景,且主动退出低端低效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实施兼并重组的企业,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积极予以信贷支持。对未按期退出落后产能的企业,严控新增授信,压缩退出存量贷款。运用市场化手段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和银行不良资产。(人民银行、银监局、金融服务局负责)

(五)做好职工安置。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妥善处理劳动关系,制定职工安置方案和风险处置预案。落实促进自主创业、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和帮扶困难人员就业等各项政策,做好社保关系接续和转移,按规定落实好社会保障待遇。加强职业介绍和技能培训,增强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人社局负责,相关单位配合)

(六)盘活土地资源。产能退出后的划拨用地,可依法转让或由政府收回,政府收回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后的土地出让收入,可按规定通过预算安排支付产能退出企业职工安置费用。退出后的工业用地,在符合城乡规划的前提下,可用于转产发展第三产业,其中转产为生产性服务业等国家鼓励发展行业的,可在5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自然资源局、财政局负责)

(七)强化监管执法,严格执法监管,加大节能监察力度,全面调查重点行业能源消耗情况,严格依法处置主要工序或单位产品能源消耗不达标的企业。强化环保执法,督促企业全面落实环保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处理环境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的所有企事业单位必须按期持证排污、按证排污,不得无证排污。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执法,全面调查生产许可获证企业生产状况和生产条件,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等违法行为。对因工艺装备落后、环保和能耗不达标被依法关停的企业,注销生产许可证。严格安全生产监督执法,组织检查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情况,依法查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工信局、发改委、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管局、应急管理局及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单位负责)

(八)加强惩戒约束。对未按期完成落后产能退出的企业,由相关单位将有关信息报送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在土地供应、资金支持、税收管理、生产许可、安全许可、债券发行、融资授信、政府采购、公共工程建设项目投标等方面,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和信用约束。(发改委牵头,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落实)

五、工作重点

工信局、发改委、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管局、应急管理局等部门要综合利用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标准,依法依规督促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对限期未退出的企业,要实施联合执法,强制淘汰落后产能,使其相应产能不再投入生产。各成员单位要分别履行牵头职责,强化综合协调,把握时间节点,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推进工作,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发挥联合惩戒和信用约束在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的作用。同时强化社会和舆论监督,完善举报受理和调查制度,强化举报核查,定期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协调解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