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00000-2021-00122 发布机构: 地区教育局
发布日期: 2021-12-30 废止日期:
文 号: 大教字〔2021〕57号 主题分类: 部门文件
关键词:
内容概述:
时效:

关于印发大兴安岭地区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12-30 16:34:06 【字体:




各县(市)、区教育局,地直学校:

现将《大兴安岭地区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教育局

2021年12月30日

 


‎大兴安岭地区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20〕19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 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黑政办规〔2020〕33号),根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意见》(黑教基函〔2021〕173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将学生发展指导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兼顾当代社会发展特征与高中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提升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加强对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指导,结合国家的育人理念及学校的育人目标对学生理想、学业、生活、心理、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渐进式、多角度、全方位的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到2024年,基本建立科学适切、内涵丰富、持续贯通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理想信念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承担的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提升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引导学生树立理想,坚持信仰,增强使命感,主动将个人发展与新时代中国社会需求及国家发展相结合。

(二)加强学业指导。指导学生了解高中课程设置、学科知识体系和学习能力要求,并能主动适应学业内容与学习方式的变化,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驱力,指导学生掌握各学科学习策略与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与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业水平;有效安排学习进度与时间分配,合理确定学习计划,科学规划高中学业发展进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选课选科的意义,形成选课选科的意识,掌握选择的技巧、策略,指导学生形成自主选择的能力,为升学选择与就业发展做好准备;帮助学生掌握应对学习压力和考试压力的技能技巧,为学业上存在困难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辅导。

(三)开展生活指导。指导学生全面了解学校,主动适应并融入高中阶段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意识,远离不良嗜好与恶习,学会自主安排和享受生活;提高学生面对危险、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安全意识,掌握自救、逃生等生存技能。

(四)注重心理指导。指导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持良好的情绪情感状态,提升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挫折耐受力,有效降低心理困扰及其不良影响,养成健全心理品质与人格,形成清晰的自我认知。

(五)强化生涯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潜质倾向、个性特点等,认知外部环境并自觉与生涯发展进行主动链接;帮助学生了解大学专业信息与社会职业需求,了解不同专业及职业的能力需求、发展前景、社会责任等,并结合自己兴趣、特长、个性等因素,合理规划学习、升学、就业以及未来人生发展目标及方向,初步建立生涯发展与规划的意识;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与决策的方法与策略,能够进行主动选择与自主决策并勇于承担责任与风险。

指导内容应在不同年级有所侧重,高一年级应加强入学适应、人际关系、课程设置、学习方法、时间管理以及自我认知等方面的指导;高二年级应加强课程、专业、职业及大学等外部环境探索与认知,并提供选择的方法与策略等方面的指导内容;高三年级应加强未来发展目标与方向规划、高考压力应对和挫折耐受力、面试、升学与就业等方面指导。

四、工作措施

(一)编制学生发展指导指南。各校要根据国家及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的培养目标及学科育人要求,结合社会发展需求、职业发展态势、政策法规环境等外部需求以及学校发展愿景、育人目标等,从学生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等实际问题入手编制学生发展指导指南,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服务于学校校情及学情,规范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工作。

(二)完善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根据学生发展指导内容,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原理和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方法、技术,开发开设适合校情、学情及各学段发展重点的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进行系统的规划指导。创新教学方式,采取课堂教学、主题讲座、案例研讨、模拟体验、辅导与训练等多种形式,全体指导与个体指导相结合,提高学生发展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统筹学科教学指导功能。各校要充分挖掘各学科教学中的指导要素,整合学科核心素养、学科内容、对应专业、职业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各学科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挖掘学科及教材中涉及理想、生活等方面的育人要素,充分发挥各学科协同育人功能,提升学生对未来人生的思考与规划能力。

(四)发挥主题活动指导作用。各校要统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劳动教育、法制教育、美育、主题班会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规范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调研、社区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等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开展运动会、科技节、读书节、艺术节、传统节目、职场人物访谈等大型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资源,搭建平台,让学生尝试自行策划、自主管理、自我负责以探索自身的潜质及成长需求。

(五)提升社会实践指导效果。各校要协调开展综合实践基地、艺术实践基地、技能实训基地、研学实践基地、高校实验基地、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各类公共服务场馆和企事业单位等职业岗位体验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借助社会平台和资源对专业、大学、职业、行业以及社会组织机构等进行主动探索,丰富自身的经验和体悟,为自主选择提供真实的感受和判断依据。

(六)建立全员导师制。各校要建立以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为主体,以专、兼职生涯教育教师为骨干,校长、副校长、德育主任、教学主任、团委书记、学科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等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学生发展指导导师队伍,制定导师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和考核标准,将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纳入教师工作量。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发展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主、预防矫治为辅”的思路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

(七)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各学校要结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依据学生发展指导要求,引导学生客观记录高中成长过程。有条件的学校可借助专业的测评工具,对学生的人格特征、兴趣偏好、职业倾向等进行测评。教师根据各类成长记录,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科学的指导建议。

(八)发挥家庭教育作用。深入实施全区中小学“百万家庭赋能”工程,通过家委会、家长开放日、职场家长进课堂等多种方式,开展家校互联、家校共育活动,使家长了解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意义、内容、实施方法等,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促进作用,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并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化责任落实。各地要高度重视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将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纳入各地年度教育工作重点,纳入对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各校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工作长效机制,列入学校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小组,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案,完善相关制度,常态化开展各项指导工作,确保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有序实施。各校要注重挖掘与整合学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将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等各方面资源,形成五育融合、家校联手、多方联动参与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格局。

(二)加大经费投入,保障有序开展。加大对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经费投入,保障教师培训、课程开发、指导中心及实践基地等建设。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拓展资金来源,丰富教学设施和活动资源,形成对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社会合力。学校应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利用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资源,保障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科学有效开展。

(三)加强教研指导,提高专业能力。各地要配齐生涯教育教研员,加强对学生发展指导的深入研究,培育并推广学生发展指导示范项目。教研部门要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组建学生发展指导研究的专家队伍,将学生发展指导纳入教育科学研究规划中,积极组织相关课题申报、研究及优秀成果评选,不断提升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在教师培训中增加学生发展指导理论与实践内容,提高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四)明确时间节点,推进有序实施。2022年1月,各地各校召开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启动会。学校建立学生发展指导组织机构,组建学生发展指导导师队伍,组织各类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全面掌握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相关要求。2022年春季开学前,各学校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指导指南,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课程体系,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工作。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各普通高中全面启动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各地各校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发展指导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五)加强督导评估,强化监督问责。各地要加强对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统筹管理,定期进行督导和评估,促进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形成长效监督机制,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县(市)、区及学校要进行问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