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致富引路人 科技火种播撒者
漠河县老科协副秘书长邢宗杰,他对食用菌栽培研究有着浓厚兴趣,并为之也投入了较大精力,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今年 50多岁的他除了掌握黑木耳、平菇、香菇和猴头等食用菌的全套栽培技术外,还在松杉灵芝的人工栽培技术上取得了创造性突破。凭着对食用菌栽培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在一次又一次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大兴安岭地区的人工培育松杉灵芝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百姓致富的支柱产业,为大兴安岭成为“灵芝之乡”,实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艰辛的探索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野生灵芝原本分布广,密度大,但由于近年的过度采集和生态环境的异常,野生松杉灵芝已到了“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境地。正是看准了这样一个时机,为挽救濒于灭绝的松杉灵芝珍稀品系,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人工培育松杉灵芝的研究之中,从此也开始了他播撒科技火种的历程。
作为灵芝领域的探究者,他深知科研的重要性,翻阅了大量国内外灵芝栽培先进技术,大胆进行科技创新,在野生品种驯化、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的试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示范多方面进行攻关。为了确保实验成功,每一环节他都精益求精,认真观察、记录。为保证人工松杉灵芝延续原始的野生特性,最初从不同成熟程度的野生灵芝上进行组织分离,然后精心提纯和培养。为观察菌种繁殖过程,经常是浑身锯沫满身尘土,守在菌种旁一看就是一天一宿。制成菌种后再进行精心驯化试验,遇到难题就向国内专家、教授请教,总结原因查找问题。长时间的拼搏,使原本魁梧的他消瘦了一圈,妻子望着他那黑瘦的脸庞和熬红的双眼,心疼地默默为他祈祷早日成功。那段时间他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也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然而结果却并不如愿。当他满怀希望打开恒温箱时,呈现在面前的并不是吐露的菌丝,而是厚厚的绿莓。那时的他如身处寒冷的冰窖中,失望、痛苦、无助和别人怀疑的眼光……种种复杂的情感交织成滴滴的泪水夺眶而出。“是温度出了问题,还是基质的配制出了问题……”无数的疑问充溢着他的大脑。
失败乃成功之母,抹去泪水,从头再来,“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能找到问题的根源!”于是他白天在场地操作,晚上对照问题查找资料、请教专家,又一次次投入到新一轮的试验之中,有时一个试验要反复做上几十遍。终于,当他又一次忐忑不安地打开恒温箱,所看到的不再是可憎的绿莓,而是洁白纯正的松杉灵芝时,他高兴地叫道:“我成功了,我成功了!我终于成功了!”他紧紧地抱住身旁的妻子,两行热泪从这个坚韧倔强的汉子眼中夺眶而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四年无数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2008年,他的人工种植松杉灵芝获得了成功。当年他的灵芝试种场地不足15平米,摆放1000袋,共收获干灵芝45斤,售价为每斤300元,收入达13000余元。如果以每个菌袋产灵芝约25克计算,它的产值是黑木耳经济效益的10倍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更为可喜的是,他培育的人工松杉灵芝的药用和保健功能已通过了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权威鉴定,其成分和药用价值与野生松杉灵芝基本相同,肯定了它对于治疗和预防人体几大病种都具有相当程度的作用,特别是对肿瘤、肝脏病变和衰老的防治效果显著。
二、无私的传播
邢宗杰试种灵芝成功的消息传开后,先后有多家收购者主动上门,给出的价格也不断攀升,其中甚至有人提出年年全部包收的意向,小规模种植明显呈现供不应求现象。如此突出的经济效益和大有前途的林区新兴产业,得到了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老科协的高度重视,多次到邢宗杰的试验场地了解情况,并几次联合举办“人工栽培松杉灵芝讲座”,先后有2000多人参加了讲座学习。在讲座上,他现身说法,毫无保留地介绍自己经过四年多探索总结出的成功经验和市场前景,使所有在场的同志怦然心动,甚至有不少人当场就表示要做灵芝种植专业户。
他常说:“我是个共产党员,一名老科技工作者,有责任帮助大家共同致富,为群众服务不仅是我的义务更是我的责任。”他说到做到,几年来他始终坚持向松杉灵芝种植户免费提供技术和菌种。在生产培育过程中,他深入到所有种植户,每个环节都要风雨不误地挨家挨户示范指导,一天下来,口干舌燥,腰酸腿疼。他对全区每个种植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至于究竟有多少次深入其中提供帮助,他本人已根本记不清了,但他却知道,就连种植户家里的狗,也由开始的敌视变得十分友好起来。为确保种植户的成功率,在种植关键期他一个星期都睡不上一个囫囵觉,有一天他到一个种植户家帮助解决棚内二氧化碳浓度问题,深夜骑自行车返回时摔倒在路边偏坡下,疼得几天直不起腰来。为了使广大种植户遇到问题可随时得到解决,他的手机也变成了松杉灵芝种植技术咨询热线。他编写的《珍稀食用菌栽培技术指南》的小册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成为当地食用菌生产的指导性教材。在他的带动下,松杉灵芝推广如雨后春笋般现出勃勃生机。
三、庄重的承诺
几分耕耘就有几分收获。2010年,邢宗杰同志根据多年的研究经验撰写的《北纬53度地区栽培松杉灵芝实验》在国家《食用菌》专业杂志上发表。《不同树种栽培松杉灵芝初探》发表于2011(6)《食药用菌》专业期刊并获“雪榕杯”第一届《食药用菌》有奖征文三等奖,一种培育松杉灵芝的专用器具于2013年初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他本人也先后被地委和行署授予“优秀科技工作者”、“增收致富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03年又被黑龙江省老科协授予“优秀老科技工作者”特别是《松杉灵芝人工栽培》一文在2013年9月代表大兴安岭地区人工栽培松杉灵芝技术水平参加国际-南京灵芝产品研究与开发学术研讨会,文中公布一种利用适生小木块制作母种新技术,该技术在取代pda培养基的同时,将会掀起一场腐生菌母种制作技术的变革。
他在食用菌栽培领域的突出业绩,使之声名远播,如今只要在电脑上百度一下,就可以了解到邢宗杰的有关资料和松杉灵芝的相关信息,因此也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外地人。其中有些人提出高薪聘请他去做技术顾问或到外地合作生产,但都被他婉言推辞了。如果说有兼职,那么他现在只有一个“大兴安岭全民创业义务辅导员”,有人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因为我的父老乡亲还没有全部富裕起来,大兴安岭地区正处在一个经济转型的历史关键时期,他还要为家乡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琢磨点事。
2014年邢宗杰除了继续做好漠河县五大林场食用菌的技术跟班指导之外,他还组建了漠河食用菌交流群、漠河食用菌公共邮箱等科普阵地,以进步的思维和做法丰富了科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