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地关于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与效能的部署要求,以问题为导向,于2025年9月出台《关于印发〈深化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热线协同监督工作方案〉的通知》(大司联发〔2025〕1号),旨在解决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合作初期存在的工单信息筛选标准不统一、人工研判效率有待提升、问题识别精度与协调沟通存在优化空间等问题。
创新驱动,构建标准化精准识别体系。此次深化的核心在于首创《“12345”投诉关键词与对应执法线索类型对照表》(以下简称《对照表》)及配套的标准化识别规则。该《对照表》确立了行政执法方面常见的“八大类问题分类框架”,为热线前端人员提供了清晰、可操作的分类依据。通过对“12345”热线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使其能够利用《对照表》对接收的工单进行实时初步分类和标记标签,实现了信息入口的精准化。此举将分类环节前置,有效赋能热线前端,为后续环节的高效流转奠定了坚实基础。
细化流程,打造全链条闭环监督机制。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系统构建了“快速识别—精准分类—高效流转—闭环整改—量化监督”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工单经前端分类后,得以实时、精准推送至行政执法监督机构。监督机构在复核研判时,可结合预分类信息,将专班问题细分为细分为Ⅰ类至Ⅴ类共五级,并根据办理情况等核心指标,对执法部门实施A级(减量监督)至D级(重点监督)的动态差异化监督策略,对于复杂线索开启重大行政执法案件会商机制,快速厘清权责,确保监督处置规范高效。
成效显著,实践验证创新模式价值。该创新模式在实践中已取得实质性成效,通过应用《对照表》,实现了对工单的快速筛选和精准聚焦。截至目前,运用《对照表》筛选疑似行政执法诉求事项工单70余件,已逐条进行研判分析和监督处置,对疑似违法问题制发《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2份,形成了有效的监督闭环。这一创新实践显著提升了问题发现的精度、监督的准度以及跨部门协调效率,节省了人力时间成本,使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大兴安岭地区的成功经验,为深化行政执法监督与政务服务热线协同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终审:董成浩
复审:刘伟
初审:李洋洋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黑公网安备 23272202000013号
 黑公网安备 2327220200001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