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
蓝盾护航 提质增效 五项举措构筑信用分类监管体系
蓝盾护航 提质增效五项举措构筑信用分类监管体系
随着冰雪旅游火爆出圈,游客也越来越多地到大兴安岭找北、找冷、找奇、找静、找幽。在选择住宿和沐浴场所时,游客们往往会更加倾向于选择信用良好的住宿场所,选择入住更安全、更放心的服务环境。因此,信用体系建设对于住宿和沐浴场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兴安岭地区卫健委为提高场所的管理水平,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度,提升行业的整体形象。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抓基层、打基础、强落实、见实效”活动,在全区推行住宿和沐浴场所信用体系建设。通过五项措施推进建立信用评价机制,使全区住宿和沐浴场所服务能力取得明显改进和提升。
一是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标准。明确各项指标,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根据《黑龙江省公共场所卫生信用分类监管办法(试行)》及《关于 2024 年度市(地)落实守信践诺工作任务考评细则的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大兴安岭地区卫健委住宿场所和沐浴场所分类监管工作考核细则》。该细则明确了每季度的考核内容、项目得分标准、加分情形等,为各县(市、区)推进工作提供有力抓手和明确方向,为顺利开展分类监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精准摸清“底账”。 加强信息采集与管理,及时、准确地收集场所的相关信息,为信用评价提供依据。为提升监督信息化水平,客观、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本地区卫生健康监督整体工作状况,第一季度针对卫生健康监督信息报告系统展开专项清查,理清底数,并要求依据实际经营情况对系统底数进行动态更新。大兴安岭地区现有在册沐浴场所 47 家,住宿场所 540 家,其中符合分类量化管理的分别有 44 家和 363 家。
三是建立信息畅通渠道。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便于消费者查询和监督。为切实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确保住宿场所、沐浴场所分类信用监管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地区卫健委通过“政务公开网”、“健康兴安”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向社会公布全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投诉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以便及时收集群众反馈问题并迅速处置。
四是强化监督执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维护市场秩序。自 2023 年末起,地县两级监督机构重点对涉旅的住宿场所、沐浴场所等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亮证经营、经营单位卫生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及卫生知识培训、公共用品用具、卫生专间设置、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场所内通风换气、禁烟制度落实、二次供水管理等情况。针对 45 家住宿、沐浴场所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对 16 家存在保洁设备挪作他用、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及口杯、拖鞋未按卫生标准清洗消毒等问题的住宿场所给予行政处罚,总计罚款 1.05 万元。
五是严格审核评定。依照省、地工作部署,组织专人对县(市、区)一季度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考评。经考核,各县(市、区)均能有效贯彻《黑龙江省公共场所卫生信用分类监管办法(试行)》,积极组织一线工作人员和住宿业户开展培训。同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细化的住宿场所和沐浴场所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并对符合评定条件的经营业户开展信用分类监管等级评定工作。经专家组评审,漠河市、塔河县为优秀档次;加格达奇区、松岭、新林、呼中区为良好档次;呼玛县为一般档次。
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下步,地区卫健委将全面深化能力作风建设,紧扣考核细则内容,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求真务实地开展监督检查、宣传、卫生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积极健全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为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为林区百姓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关联稿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